新闻资讯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液氨的危害和相关防护措施
发布时间:2020-12-25 浏览量:1536次

液氨又称为无水氨,是一种无色液体,有强烈刺激性气味。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,为运输及储存便利,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。液氨多储存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,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。液氨危害的侵入方式包括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对于身体的健康危害主要是指: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,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。急性中毒:轻度者出现流泪、咽痛、声音嘶哑、咳嗽、咯痰等;眼结膜、鼻粘膜、咽部充血、水肿;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。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,出现呼吸困难;胸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。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,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,患者剧烈咳嗽、咯**粉红色泡沫痰、呼吸窘迫、谵妄、昏迷、休克等。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。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。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;液氨可致皮肤灼伤。

液氨的危害和相关防护用品

在液氨相关作业、灌装转运、设施检修、泄露处理时,存在不同程度的液氨暴露风险。液氨对呼吸系统、皮肤存在化学侵害,如果侵入呼吸系统会导致呼吸粘膜刺激、呼吸系统伤害,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生命危害;如果接触眼睛、皮肤也会导致灼伤。需要综合考虑对呼吸系统和全身的防护,包括呼吸防护具、防护服装、眼脸防护具、手套、靴子等。呼吸防护具包括并不限于过滤式半面具呼吸器(配滤盒、滤罐等)、过滤式全面具呼吸器(配滤盒、滤罐等)、自给式空气呼吸器(自携压缩空气瓶)等,不应使用口罩。防护服装包括并不限于全封闭A 级气密型防化服、全封闭B级液密型防化服、连体式防化服、分体式防化服、防化围裙等。眼脸防护具包括并不限于防护眼镜、防护眼罩、防护面屏等。相关防护用具需要考虑对液氨的防护性能,并结合具体的作业情形加以选择和组合,以达到足够防护作用,并兼顾作业的实际需要。

液氨少量喷溅防护

在液氨相关的常规作业、灌装转运(如液氨卸车)、设施检修、储罐少量泄漏时,存在液氨少量溢出导致的喷溅风险。这种液氨少量喷溅的暴露情景下,需对呼吸系统和全身进行防护。

少量液氨及挥发的少量氨气,如在密闭空间或相对狭窄的空间可能会影响空气含氧量,如含氧量在19.5%以下需要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提供;在开发空间一般不影响空气含氧量,可以考虑过滤式半面具呼吸器或全面具呼吸器(配滤盒、滤罐等)进行防护,对污染空气进行过滤(选择半面具还是全面具需要考虑污染物浓度及所需防护系数)。如果是使用过滤式半面具呼吸器,需要另配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对眼脸部进行防护,过滤式全面具呼吸器可以同时防护眼脸部,无需另配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。少量液氨及挥发的少量氨气也会对皮肤造成危害,液氨的温度极低,挥发时会导致低温,需要综合考虑对身体防护,防护服装需对液体、液氨、氨气的渗透进行防护,且遇到低温的液氨时不会影响服装物理性能和防护性能,可以选配对液氨和氨气防护效果较好的连体式防化服。对手部的防护需选配适当的防化手套。防化手套需要通过胶带或专用连接器和防化服袖口连接,以防止液体和气体流入内部,防化服的头罩边缘应盖住呼吸器面具的边缘,以防止液体和气体流入。

液氨**泄漏防护

在发生紧急事故时,存在液氨**泄漏风险,进行救援、堵漏、事故处理作业的暴露情景下,需要对呼吸系统和全身进行高等级的防护。液氨**泄漏会导致局部地区氨气浓度较高,甚至降低密闭空间或狭窄空间的氧气含量,不宜使用过滤式呼吸器,应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(自携压缩空气瓶);防护服装也应采用全封闭式气密型防化服(空气呼吸器内置),防化服面料应防液氨和氨气渗透,服装全封闭整体气密,且遇到低温的液氨不会影响物理性能、防化性能和气密性。

案列解读:

30吨液氨槽罐车泄漏 消防官兵三闯液氨浓雾关阀门

扬州网记者获悉,昨日8时多,江都一家企业厂区内,一辆装有30吨液氨的槽罐车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意外,连接软管破损,**液氨危险品泄漏,情况危急。当地公安、消防、安监等部门接警后,迅速赶往现场处置,疏散工人,幸无人员伤亡

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时,工厂生产区内的槽罐车正冒着浓浓白雾,将槽罐车完全包裹。消防员首先拉起警戒带,疏散厂区员工;同时,利用水枪推进到泄漏地点,对泄漏槽罐车进行稀释。

经了解,槽罐车的液氨有30吨,泄漏面积大,首先要做的,就是寻找到泄漏点,将其关闭。只见消防员穿戴好防护战斗服,佩戴空气呼吸器,不断往浓雾区纵深推进,深入槽罐车处侦查,查找泄漏点。经过20多分钟的处理,部分烟雾被驱散。不过,因雾气仍较重,难以寻找泄漏车阀门。

司机穿消防服

闯进浓雾成功关阀门

为防止槽罐车爆炸,救援人员在与槽罐车司机沟通后,决定由司机穿戴好消防战斗服,佩戴空气呼吸器,与消防员一道进入内部关阀。与此同时,消防员架起多支水枪,不断对气体进行稀释。

第 一次进入浓雾内部时,因白雾过大,没能找到阀门;撤回后,经短暂休息,司机和消防官兵再次进入白雾,经仔细搜寻,成功将阀门关闭。